:
摘要
美联储公布12月FOMC会议纪要,强调通胀压力温和,美联储可能加快缩减购债,暗示对通胀的担忧降温,这将对美元构成支撑。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显示,美联储对于通胀的看法依然是“坚持”,认为目前的通胀是暂时的,这意味着未来的通胀风险偏向于政策宽松,令美债收益率上升,美股因此受到提振。美联储也承认当前通胀的风险温和,这将增强美联储加速收紧政策的意愿。从近期FOMC会议纪要来看,纪要还强调,尽管面临强劲的通胀压力,但劳动力市场的强劲、供应链中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,需要劳动力参与者继续调低工资,失业率仍然接近美联储2%的目标,劳动力参与率的潜在上升,使得通胀仍在相对低位运行。美联储也承认通胀仍然位于高位,通胀压力温和,工资压力温和,工资增速也在缓慢上升,表明美联储有能力加快收紧政策。此外,鲍威尔年内FOMC会议上,强调了未来通胀仍然有回落的风险,这或将对美联储加息提供支撑。
回顾历史:
第一次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8年9月,美联储释放了鸽派言论,当时美国经济数据非常强劲,叠加美联储对通胀的担忧降温,标普500指数连续三周上扬,同时当时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也保持在高位,这使得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,当时的通胀已经比较低迷,进而带动美股表现。第二次是从1999年9月到2000年5月,美联储陆续加息,同时,美联储宣布加息,直至2000年6月,美股收盘回落,道琼斯指数在不到7月的时间里回落至5500点,纳斯达克指数则回升至10950点。第三次是从2008年9月到2009年9月,美联储先后加息50个基点,10月加息25个基点,然后9月开始缩表,12月开始缩表。
第四次美联储决议中,美联储释放了鸽派的信号,称将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每次加息50个基点。
第五次是从2018年3月开始,美联储宣布将在3月~6月启动Taper,7月开启加息。
美联储缩表与加息的区别在于,缩表是为了应对短期的通胀压力,为应对长期通胀压力提供的政策手段。缩表先推高短期利率,然后推高长期利率,这种策略往往具有市场预期和现实的差别,很难实现,也需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。缩表包括:1)改变资产负债表规模(即以到期的长期国债为标的);2)通过增加债券购买规模(即通过债券购买规模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);3)在提高市场主体持有到期债券量(即通过债券购买规模增加资产负债表规模)。但是,缩表的过程并不复杂,主要的特点在于每个月缩减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均为固定的,需要从每月缩减的资产负债表中分出。
美联储缩表所对应的是一个加息周期,通常美联储通过缩减资产负债表来推高长期利率,其次加息会导致实际利率大幅下降,但也要防范再次加息的风险,因此,缩表的最大目的也是控制“资产负债表”扩张的速度,并以此来实现“去产能”。资产负债表扩张是经济周期的一个典型特征,我们一般认为,在经济衰退期,由于企业投资意愿降低,企业利润大幅下降,企业会收缩产能。
股指期货策略研讨直播
相关推荐
- 暂无文章